82对于我国的生猪养殖来说,中小养殖户占比较大。但很多养殖户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环境和养殖条件相对较差,生物安全措施做不到位,就会导致生猪容易感染病毒,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旦在散养户中大面积暴发非洲猪瘟,将会对这些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非洲猪瘟概述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出血性传染性疾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该病发病急,而且传染性比较强。在世界范围内,非洲猪瘟属于一类动物疫病,需要重点防范。生猪感染该病后,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病猪体温会高于40℃,有一些病猪会出现咳嗽的症状,耳鼻存在分泌物,在肾脏、淋巴结、胃粘膜等部位,具有显著的出血现象[1]。相比较普通猪瘟来说,从临床症状上来看,非洲猪瘟与其较为相似,只能够基于实验室的检测,才可以对非洲猪瘟进行确诊。非洲猪瘟的病程短、发病急,一旦出现急性感染,会导致生猪100%死亡。现阶段,针对非洲猪瘟这种具有很强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疫病,并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因此针对感染的猪场往往只能够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因此这种疾病会对生猪养殖户的养殖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控工作。2流行病学特征非洲猪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变异性DNA病毒性传染病,感染后,能在患病猪的巨噬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中大量复制,经由上呼吸道感染并大量繁殖,破坏细胞核,使细胞增大,破坏猪的内皮系统,造成猪血管损伤、心力衰竭[2]。非洲猪瘟潜伏期为5~19d,最长可达21d。高致病毒株感染后,生猪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感染猪多在2周内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0%。非洲猪瘟以接触传播为主,群内传播速度较快,但群间传播速度较为缓慢。非洲猪瘟感染猪、发病猪、耐过猪及猪肉产品和相关病毒污染物品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病毒的钝缘软蜱也是传染源之一。污染的车辆、饲料及人员带毒进入养殖场户,使用餐厨废弃物喂猪、感染的生猪及其产品调运是主要传播途径。3非洲猪瘟的防控策略3.1做好猪舍的清洁和猪群的消毒在冬季对猪群进行消毒灭菌工作时,要选择气温较高的时间,统一展开猪群的消毒,这样能够防止由于温度过低,导致猪群出现着凉,同时还能消除猪群的有害病菌,避免其感染猪群,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另外,避免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做法,如果猪群出现应急现象,就要对猪群进行安抚,让其能够安静下来。在进行猪舍的消毒时,首先要让猪群离开猪舍,安置到合适的位置,这样能够便于消毒清洁工作的开展[3]。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