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下半月·数学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一课时,我们力图从结构化的角度进行思考,既关注本节课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站在理解整数、小数甚至分数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上,让学生能整体建构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一、有效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小数的意义”是在学生认识自然数基础上一次数的扩充和延伸,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的性质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授课前,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学情前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写一写的方式,利用图形或生活中的物品表示小数0.7。从前测情况看,学生能用多种直观的形式表示0.7,能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多样的呈现方式延续了三年级的学习内容,同时弥补了五年级教材中素材单一的问题(教材中只呈现了长度素材),为了放大图形在小数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数与形的有效沟通,我们选择部分学生作品作为本节课的学习材料。二、大观念引领下的单元整体分析计数单位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所在。利用计数单位,可以整体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打通知识到核心素养的通道。“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学生在感悟和理解小数意义的同时,既要建立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还要通过数与形的有效结合,对小数的组成、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等内容进行初步感悟。一节课辐射整个单元,为学生结构化的单元建构做好充分的准备。三、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产生的价值。2.在学习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计数单位的作用,沟通整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在单元知识的学习中感悟小数数位的含义,建立位值概念。在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改写和小数的近似数等知识的过程中,感悟计数单位的重要性。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数感。4.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初步感悟结构化的学习方法,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二)“小数的意义”课时学习目标。1.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依托数与形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涂一涂、比一比等活动,自主建构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提升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感。3.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郝立峰张俊珍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