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23年第11期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在2035年的总体目标之一为建成健康中国,合理的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对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大约每2000多人里有一个人因心脏疾病发生死亡。降低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方法除了心血管手术等措施之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公众体外除颤仪)。文章结合POI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可达性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对南京市AED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人口、相关设施点布局的关系进行探究。结论如下:(1)AED设施在秦淮、玄武和鼓楼区等中心区呈现高密度和“高—高”集聚分布特征;在高淳、溧水和六合区等边缘区呈现低密度和“低—低”集聚的分布特征;(2)AED配备情况满足其人口数量需求特征的街道数量占全市街道总量的2/3以上;(3)通过对住房与公共设施这两类设施点对AED的可达性分析发现,大部分设施点对AED的可达性较低,远远低于目前医学界规定标准。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导致南京市AED配置现状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改进建议。关键词:健康中国心脏性猝死AED空间分布南京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11-133-03一、引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对滞后为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因环境污染有害物质堆积等引发的呼吸道类慢性病、心血管病等现象频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中,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解决生产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服务等问题。”《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8]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出发,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根本,以提高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与水平为重点,着力弥补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加快构建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急救医疗设施的配置是完善突发事件紧急救援体系、提升全民医疗保障水平、优化城市健康医疗设施空间格局的重要一环。在我国,由心脏疾病引发的死亡率高达41.84例/10万人[7],能有效降低心脏性猝死的急救医疗设备———AED(公众体外除颤仪)也逐渐出现在城市规划的蓝图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AED投入时间较短和确定AED空间分布标准较为复杂等原因,许多城市AED配置现状难以达到国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