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STONE2023No.9STONE质量控制《石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方法刘志文(福建闽龙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福建龙岩364200)摘要:本文通过实践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施工工艺应用水平、温度波动情况、混凝土配比合理性、混凝土养护工作质量紧密相关。需要工程项目管理者与一线施工技术人员通过优化混凝土关键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加大温度指标监测力度、提升混凝土养护工作质量,为改善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提供支持。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温度控制;施工工艺工程项目背景阐述本文探讨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地址为惠州仲恺高新区沥林镇山坡村。工程项目建设区域包括山坡村惠州市富英达科技有限公司2号厂房,3号厂房、5号宿舍。整体建设面积达到40102.31m²。工程造价达到4353.54万元。工程质量评定中,分别按照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屋面工程、建筑给、排水以及采暖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等顺序进行工程项目验收。下文主要针对本次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环节裂缝问题治理进行分析。二、混凝土裂缝主要成因分析(一)施工工艺应用水平不佳浇筑环节属于核心施工环节,但由于浇筑处理过后混凝土会出现蒸发现象,因此会出现塑性收缩问题,塑性收缩应力若超过混凝土自身抗拉应力,就会进一步引发收缩裂缝。另外,混凝土浇筑核心环节,浇筑方式不当会导致分层问题出现"。同时,混凝土原材料也会在分层后进一步出现离析问题。混凝土混合物中的骨料会因此而下沉,当骨料下沉至钢筋区域时。又会影响钢筋正常状态导致其上方出现砂浆,最终导致塑性裂缝的出现频率上升2。(二)温度水平稳定性不足当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在施工应用时出现水化反应,会进一步释放一定热量。但由于混凝土原材料导热性能不佳,且混凝土结构内外部温度存在客观上差异较大的现象。建筑主体结构的不同区域出现变形问题,导致裂缝产生。表1为不同施工阶段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趋势与应对方法统计表。表1混凝土温度应力产生原因与应对方法统计表温度应力产生原因应对方法产生阶段优化混凝土拌制工作早期阶段原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流程中期阶段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优化混凝土养护措施晚期阶段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定期实施维护管理通过对上表1的统计分析结果观察可知,温度水平稳定性不足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进一步形成温度应力。应力作用若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必然会导致裂缝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