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乐器学堂音乐教室6Instru浅谈小提琴演奏作品的常用体裁(一)文/蒋雄达一、协奏曲(Concerto)协奏曲是小提琴演奏艺术中最完善、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作品体裁。几百年来,几乎没有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不在小提琴协奏曲这个领域里充分展现各自的才能、气质、技巧和作曲风格。那些精湛的不朽之作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始终耀眼地闪烁在琴坛之冠;一代又一代的演奏大师以辉煌的技艺,各领风骚地傲居于世界的演奏舞台;各种各样的令人眼花缭乱、顾及不暇的精彩录音为后人不断探求大师们高深的演奏技法提供了丰厚的音响资料。协奏曲,顾名思义即是协同演奏的一种乐曲形式,源于16世纪,多为教堂音乐。17世纪的托雷利开始将一件或几件乐器和乐队协同交融地演奏,之后,科雷利和亨得尔为大协奏曲的形式拓宽了天地。但真正奠定独奏小提琴和乐队合作演出协奏曲形式的人却是维瓦尔迪,他所作的著名的协奏套曲《四季》,无论是作品的新颖构思以及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拓展,还是配器的丰富色彩,都是功在千秋,为后人在协奏曲的创作上提供了范本。巴赫的“a小调”和“E大调”两首小提琴协奏曲传承了维瓦尔迪的写作技法,只是在作品中更加突出了小提琴主奏的地位。他的作品庄重而富有活力,似有永远探求不尽的内涵。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使人感到完全面目一新,人们喜爱他的音乐是因为每当听到他那清新亮丽的旋律,便会感到与幸福甜美融合在了一起。无论是纯朴典雅的《G大调第三协奏曲》还是明快并充满活力的《D大调第四协奏曲》,亦或是热情洋溢的《A大调第五协奏曲》,都已成为音乐会演奏最多的部分曲目。18世纪的维奥蒂在协奏曲的创作上有了革新,-70-MusicalInstrumentMagazine他把前人以室内乐队协奏的形式扩大为完整的交响乐队,在小提琴与乐队协奏的写作技法上更具有恢弘的交响性。在他的29首小提琴协奏曲中,《a小调第二十二协奏曲》尤为精致,至今仍为琴坛演奏的经典曲目和攀登演奏高峰中一道不可跨越的阶梯。由18世纪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代,一批优秀的演奏家,如贝里奥、恩斯特、维厄当等,他们以自己精湛的演奏技艺以及对协奏曲这一形式的钟爱和探求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批光辉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给予怎样高的评价都不为过。人们更为熟悉和喜爱的还有帕格尼尼、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维尼亚夫斯基、柴科夫斯基、布鲁赫、圣·桑斯、拉罗和西贝柳斯等人的作品,这些被视为珍品的大型协奏曲无论在结构的完整、技巧的难度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