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医药前沿2024年2月第14卷第5期临床医学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朱德新(怀远县人民医院普内科安徽蚌埠233400)【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怀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脑血管血流灌注指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QOL评分,统计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脑氧摄取率、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脑动脉血氧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脑氧摄取率、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脑动脉血氧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大脑皮质脑血容量、脑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大脑皮质脑血容量、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早期静脉溶栓手段,可改善患者的脑血管血流灌注、脑氧代谢,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同时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关键词】脑梗死;早期静脉溶栓;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24)05-0044-03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发病后若治疗不及时或救治不当,会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症状,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威胁患者生命[1]。对于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是首选方案,常用药为阿替普酶,可有效溶解血栓,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临床对于药物的使用时机、预后情况存在争议,有报告显示[2],静脉溶栓的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会导致颅内出血。但也有研究表明[3],在发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不会引发脑出血,且会因脑血管的开通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基于此,本文选取4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早期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展开调查,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怀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