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批注助推习作例文教学走向纵涤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庆丰小学刘霞与传统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突出语用教学,并且安排了习作单元,编排了习作例文。针对习作例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例子的芝麻开门作用,借助单元要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表达。教材的编者也注意到这一点,在教材中穿插了不少批注,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重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对话,准确把握文本批注的目的,通过学习任务群构建,助推习作例文教学持续生成精彩。一、与编者对话,准确把握编排意图批注,是编者在文本中添加的。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或者直接演绎了单元要素,或者指出文本的重点。习作的批注也是围绕习作进行指导,毕竟编者无法与学生直接对话,学生又无法把握单一例文的精髓。习作中的批注,既是学生与文本编者进行对话的渠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更是学生进行学会表达的关键。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作者把杨梅的味道写得这么具体可感,让人想亲自尝一尝它的滋味”这一处批注中的“具体可感”一词,是文本学习的重点,容易被学生忽视。编者对其进行批注,目的是引起学生重视,进行重点品析,以便把握文本的写作技巧。又如,《鲸》一课,针对“‘近四十吨重’‘约十八米长’,用词非常准确”这一批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换词比较的方式,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技巧;“通过作比较、列数字,鲸的庞大就具体可感了”这一批注,却是直接点明了说明方法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析,掌握说明方法的基本使用技巧。二、与写作思路对话,引导习作创作方向学生习作是从仿写开始的。教材编排的习作单元,安排的习作例文,目的也是给学生提供写作方法与思路,以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表达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研读批注,引导学生与例文思路进行对话,以便能够把握其中的写作密码,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习作例文是《尾巴它有一只猫》,不少学生学习习作例文之后,在习作训练中直接写《尾巴它有一只鸡》《尾巴它有一只鸟》等等,这种模仿,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为了避免学生简单模仿,编者利用例文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考。比如“像这样反向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真有意思”这一批注,就是对学生逆向思维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改变思考方向,既点出了习作例文的创作思路,又给学生提供了创作方向。O80芝麻开门三、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