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对幼儿开展德育,将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风貌与高尚人格,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要将幼儿的德育抓到实处,教幼儿学会做事,诚实守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与学习习惯,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传统的德育以灌输式说教为主,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要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拉近与幼儿的距离,成为幼儿的知心朋友,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分清美丑善恶,提高幼儿的德育认知。(一)利用幼儿来园时间,与幼儿加强个别交流早晨幼儿的来园时间是教师与幼儿近距离接触的最好机会,教师通过抱一抱、问一问、谈一谈等,与幼儿亲近,交流思想,知道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比如在来园的时候,教师询问幼儿:“今天谁送你的?”“我看你今天很高兴,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说给老师听吗?”教师引导幼儿主动说出心里话,在个别交流中,师生间逐步建立起和谐温馨的心理环境。(二)利用幼儿区域游戏,加强与幼儿的交流互动在幼儿区域游戏中,有时候幼儿遇到难题自己无法解决,需要向教师求助。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孩子在搭建弯道时,高架桥总是容易倒下来,这时候教师及时点拨幼儿,提醒其加固地基,增强高架桥的稳固性。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做幼儿积极的回应者,指导幼儿游戏进程,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积累游戏经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增强自信心。(三)利用生活活动时间,拉近与幼儿的心理距离生活即教育,幼儿的生活活动很重要,有的幼儿生活能力较差,需要教师不断地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教。在教的过程中,幼儿与教师产生互动,在模仿性学习中逐渐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比如有的小班幼儿不会穿衣服,教师一方面在生活区投放图片,展示穿衣步骤,让幼儿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手把手教幼儿穿衣服,用儿歌引导,一步步教幼儿学习正确地穿衣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幼儿终于会自己穿衣服了。在这样的生活活动中,教师关心幼儿的生活,指导幼儿的生活,师生间是亦师亦友式的,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生活技能。二、开展红色主题活动,萌发幼儿的爱国热情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德育活动。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幼儿认识国旗、国徽,学唱红色歌曲,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一)开展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