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5月第14卷第14期临床医学·87·表1两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n(%)]年龄(x±s,岁)病程(x±s,月)男女研究组3020(66.67)10(33.33)41.25±4.385.12±1.64对照组3018(60.00)12(40.00)41.88±5.125.45±1.78χ2/t0.2870.5120.747P0.5920.6110.458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缓冲式冲洗法:将250mL温度为30℃的2%氯化钠溶液倒入景德镇陶瓷鼻腔冲洗器中。患者坐立位,医生指导下消毒清洗鼻腔冲洗器,并手持陶瓷鼻腔冲洗器,头向前倾约30°,面向洗脸盆,取左侧头位,张大嘴巴,采用口呼吸。将陶瓷鼻腔冲洗器出水孔对准右侧鼻孔,稍微提高鼻腔冲洗器,使溶液受重力作用呈缓冲式流入鼻孔,清洗鼻腔。冲洗后液体由左侧鼻孔流出,直至冲洗干净,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清洗左侧鼻腔,早晚各冲洗1次。研究组采用改良鼻腔冲洗法:采用脉冲式冲洗法,冲洗前后采用消毒液清洗干净鼻腔冲洗器,晾干备用。鼻腔冲洗前30min将医用润滑液滴入双侧鼻腔。按照冲洗咀-冲洗管-气囊-吸液管的次序将鼻腔冲洗器安装好。将250mL温度为37℃的0.9%氯化钠溶液倒入盛水杯。患者取坐立位,头前倾约30°,面向洗脸盆,取左侧头位,张大嘴巴,采用嘴呼吸,将橄榄状冲洗咀放置于右侧鼻前庭,左手将鼻腔冲洗管的吸液管放入盛水容器中并固定,右手捏挤球囊,使冲洗液灌入鼻腔后再放松右手,使球囊自动回弹复位,再次轻轻捏挤球囊,继续灌注鼻腔冲洗液,反复操作,直至冲洗后液体由左侧鼻孔流出,冲洗干净后再使用相同的方法冲洗左侧鼻腔,早晚各1次。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致病因素包括空气污染、不良饮食习惯等,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多采用鼻内镜手术,可有效改善鼻腔通气,但由于鼻窦位置深,手术术野小,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窦口闭锁。故鼻内镜术后应采用恰当有效的处理方法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改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复发[3-4]。有研究认为,慢性鼻窦炎术后进行规律彻底的鼻腔冲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临床尚未有统一的冲洗方案[5]。本研究中的改良鼻腔冲洗在传统鼻腔冲洗的基础上在冲洗前预处理、冲洗液浓度、冲洗液温度及冲洗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良,旨在探讨改良鼻腔冲洗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开平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