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1页第14讲核心能力分析【考点】核心能力分析『考试频率』★★『重要程度』重要『考试题型』选择题,案例分析为主非常规考法(选择题常规考点在主观题出现):基准类型『复习建议』理解+记忆所谓核心能力,就是企业在具有重要竞争意义的经营活动中能够比其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能力。企业的能力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关键测试才可称为核心能力:——(主观题冷门点)1.核心能力的辨别(1)它对顾客是否有价值?(2)它与企业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有优势?(3)它是否很难被模仿或复制?辨识方法:(掌握名称即可)(1)功能分析。(2)资源分析。分析实物资源比较容易,而分析无形资源则比较困难。(3)过程系统分析。过程涉及企业多种活动从而形成系统。评价的基础与方法:(掌握名称即可)(1)企业的自我评价。2.核心能力的(2)产业内部比较。评价(3)基准分析。(标杆学习法,benchmarking)(4)成本驱动力和作业成本法。(5)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定义基准分析,即企业之间进行业绩比较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的是发现竞争对手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其优点,补己之短;根据其不足,选择突破口,从而帮助企业从竞争对手的表现中获得思路和经验,冲出竞争者的包围,超越竞争对手。基准对象(1)占用较多资金的活动;(2)能显著改善与顾客关系的活动;(3)能最终影响企业结果的活动。基准分析基准类型(★★★,掌握,选择题,主观题非常规考法)(1)内部基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互为基准进行学习与比较。(如国家电网在下辖全国的多家分子公司中寻找标杆,找到内部学习榜样。)(2)竞争性基准:直接以竞争对手为基准进行比较。(比如施乐公司生产复印机,以日本的理光、佳能为标杆学习。复星集团旗下的南钢联瞄准宝钢和武钢进行成本控制的学习。)(3)过程或活动基准:以具有类似核心经营的企业为基准进行比较,但是二者之间的产品和服务不存在直接竞争的关系。这类基准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企业做得最突出的方面,例如,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产品工艺、存货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解释】:以跨行业的公司为标杆,针对某个工作流程进行学习。因为有些公司即使行业不同,业务功能或程序却是相同的,例如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等。比如,施乐公司生产复印机,以物流公司美国快运为学习标杆,学习订单处理和应收程序。非通信行业的企业以华为为标杆,学习狼性文化、学习目标管理、学习股权激励等。旭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