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税法第1页第13讲出口和跨境业务增值税的退(免)税和征税【知识点】出口和跨境业务增值税的退(免)税和征税一、出口货物、劳务和跨境应税行为退(免)增值税基本政策1.出口免税并退税:适用范围:二(一);2.出口免税不退税:适用范围:三(一);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适用范围:四(一)。【提示1】记忆量大,考频低,得分难度大,略。【提示2】生产企业视同出口自产货物,持续经营以来从未发生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农产品收购发票、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除外)行为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生产企业出口的外购货物,可视同自产货物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①已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②已持续经营2年及2年以上。③纳税信用等级A级。④上一年度销售额5亿元以上。⑤外购出口的货物与本企业自产货物同类型或具有相关性。二、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服务和无形资产的增值税“免、抵、退”税的计算1.当期无购进免税原材料:五步法(1)“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剔税”数额)-上期留抵税款大于0:本期应纳税额;小于0:进入下一步。(3)“尺度”: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4)“比较”:确定应退税额(第二步与第三步相比,谁小按谁退):注意:2>3时,第2步减第3步=下期留抵税额。(5)免抵税额:第3步减第4步=免抵税额。【典型例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3,退税税率为10。2021年1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2万元通过认证。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3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2021年2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旭晟出品必属精品扫描上面二维码加微信领取资料考前精准押题微信:1240392823注册会计师-税法第2页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6万元通过认证,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