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歌剧《罗恩格林》演唱中的“情结”内涵(一)歌剧中的“情结”内涵歌剧《罗恩格林》是瓦格纳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综合性“乐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情结”性的内涵不仅占据了很大比重,还使得神话的力量被纳入现实社会的解读中。歌剧借助于“上帝神秘使者”的身份,不仅对“情结”进行了很好的具体表现,还将这些表现也渗透到戏剧对现实尘世“情结”的理解中。在这部歌剧(或称“乐剧”)作品中,作曲家瓦格纳通过将19世纪时期的德意志王权进行象征性表达的方式,不仅很好地将王权进入封建诸侯领地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揭示,还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展现出对于“特殊情结”的热爱。与此同时,瓦格纳还在《罗恩格林》中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对理想中的艺术、对现实社会理想、对国家政治理想,以及对民族情怀等层面的理解,使得歌剧内涵的表达中充满了某种特殊的“情结”特征。(二)歌剧中的“秘密”与“土地”情结歌剧中的“情结”首先体现在瓦格纳对于剧情“可怕”的“秘密”揭示方面。在歌剧《罗恩格林》的剧情结构设计中,瓦格纳着重于对某种“可怕”“敬畏”力量的表达,并且结合音乐进行对歌剧的文本进行重新的再解读。瓦格纳创作的这部歌剧作品试图将“情结”的内涵表达建立在一个富有“空间性”的基础之上。无论这部歌剧中的整合空间的方向感,还是在针对社会现实的秩序的重建与正义性方面,二者都是一致的,甚至都是同一件事情。因此,无论是在歌剧《罗恩格林》以一场审判开始层面,还是从剧中的谢尔德河畔郊外到安特卫普城堡、再到艾尔莎的洞房的空间方向展示方面,歌剧《罗恩格林》都一直保持着不断的“室内化”趋势特点。这些不断的“室内化”过程就是“进入”到戏剧动作的过程。其次,还有一个“情结”是土地问题。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也是当时德意志统治者梦寐以求的梦想——德意志与奥地利的统一。比如在第一幕里,“土地”这个歌词频繁出现。剧中的海因利希国王来到这里的目的是要征召一支军队,以便可以组建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抵抗来自敌人的骚扰和侵略。剧情中还有关于弗里德里希迫不及待地要拥有这片土地的控制权,因为国王曾答应过弗里德里希。关于“土地”这一正义的“方向性”在最后阶段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因为这个“情结”源于某个终归不能被打破的界线或领域——带有一种不可逃离的、必要的“神话”性色彩。二、歌剧《罗恩格林》演唱中的“神话”内涵(一)演唱中的“神话”内涵在演唱这部歌剧的过程中,演唱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