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广场2024年01月(总第255期)[摘要]该翻译报告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翻译任务描述、相关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第一部分简要描述了翻译材料的来源、作者和作品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研究该作品的意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解释了翻译目的论的概念和原理,并说明了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从翻译材料中选取了部分译文,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部分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收获,反思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关键词]目的论;翻译方法;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3-0007-04目的论视角下《写作、阅读和演讲的艺术》的翻译分析报告□张俊怡收稿日期:2023-9-6作者简介:张俊怡,硕士,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二语习得。1翻译任务描述1.1材料来源本次翻译实践所选取的文本来自《写作、阅读和演讲的艺术》一书。该书于1978年出版,一经出版便十分畅销。书本语言风趣幽默,内容颇具教育意义。1.2作者及作品简介《写作、阅读和演讲的艺术》一书由美国著名法学家EdwardW.Cox所著。作为一名高级律师,科考斯在说话、演讲方面可谓身经百战;此外,他还曾任朴茨茅斯刑事法院法官,见证了数场唇枪舌剑。基于自身经验及阅读所思,他于1863年写下了这本书以传授演讲技巧。1.3材料研究意义该书另辟蹊径,通过教授写作与阅读来帮助目标读者提升演讲能力,以写作来教授语言的灵活性和正确性,以阅读来教授表达思想的艺术。这对我们探知演讲、阅读与写作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因此,该书具有一定的翻译价值。此外,译者本人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深刻认识到演讲与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翻译本书对于译者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2理论基础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最早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了翻译功能论,她将“功能类型”的概念引入翻译理论之中,并且把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准则之一。她建议翻译要有特定的翻译要求,要以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功能关系为依据,建立功能批评的模型,有时由于特殊的需要而要求译文在功能上区别于原文(赵静静,2011)。作为赖斯的学生,弗米尔发现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所在,并进行了突破。他走出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桎梏,提出将文本目的作为翻译活动的首要标准,建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目的论的核心思想认为,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