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艺术研究0…引言在中国语境中,来自西方现代文艺批评的“颓废”一词,通常是贬义词。它意味着精神颓靡不振,是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精神产物,但实际上西方文学中的颓废主义思潮还夹杂着唯美主义和浪荡的英雄主义,它承载着浪漫主义对心灵的考察和高扬。如果说象征主义是创作方式成熟化与神秘化的浪漫主义,颓废主义则是面对逐渐尖锐的社会矛盾,选择走向自身暗面的浪漫主义。从精神方面的演变来看,颓废主义才是浪漫主义真正的继承者。本文以此为线索,探寻颓废主义的起源,寻找颓废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上的联系,为颓废主义找到其精神的实质。1…对浪漫主义与颓废的反对与批评“颓废风格”这一理论概念最早由反浪漫派的德西雷·尼扎尔引入,他指责当下流行的浪漫主义滥用想象,雕琢细枝末节而破坏了作品的整体和谐,这种过度书写使作品解体成了一个个片段。作为新古典主义者,尼扎尔坚持理性、清晰、永恒与崇高才是诗歌成熟的标志,而浪漫主义“最丰富的想象力对于真正的诗歌无所增益,它们仅仅剩下不光彩地毁坏语言的力量”[1]。他把浪漫主义诗人同罗马时代的颓废诗人相提并论,认为都表现出了“对阴影的探索,语词的精神,同样精确也同样夸张,在这夸张之中还有同样的对丑恶的喜好”。首先遭受他批评指责的就是维克多·雨果,他认为雨果的诗歌正具有颓废的所有特点:过度的描写,繁复的细节,强调想象力却离开了理性,无视事物的真实秩序,“为描写而描写,传达色彩及微妙之处”[2],只会使文学作品失去和谐美。尼扎尔专注地将颓废视为一种社会发展到末路时的固定文学风格,标志着人类精神与理性开始衰竭,因为它将整个重心放在文本表达形式上,剥离了包含道德、意义、形而上的内在,用反理性的欲望表达与想象力取代了理性,使文学陷入迟滞而自我封闭的危机之中,这正是尼扎尔不愿看到的社会景况。意大利的克罗齐同样站在古典主义的立场上,反对浪漫主义和颓废风格。他对颓废的认识比尼扎尔更进一步,他的态度在把颓废视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与颓废运动受孕于浪漫主义之间摇摆[3]。在1929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美学条目中,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浪漫主义破坏了古典艺术的永恒与崇高,宣告了素朴诗和感伤诗、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的对立,从而否认了艺术的统一性……浪漫主义不只是时代的病症,还是颓废的起点。”普拉兹则在《浪漫派的苦痛》中提出了与克罗齐相对立的文学观念,论颓废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变化魏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