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5月第14卷第14期临床护理·11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研究;(2)确诊为糖尿病足;(3)能配合研究开展;(4)有正常的认知与沟通能力。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疾病;(3)合并严重疾病,如严重感染等;(4)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疾病。1.2方法参照组接受延续护理。在患者出院前为患者建立相应的档案,通过电话随访方式加强患者出院后与医院之间的联系,注意每次电话随访需要询问患者病情恢复、用药及运动情况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强调用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加强足部护理等。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链式专案管理。(1)链式管理模式:医院可根据情况构建医院专科护士-社区护士-患者这一链式延续管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后,将患者的相关资料转移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社区护士联合医院专科护士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延续管理相关方案,并接手患者后续的延续管理。在此过程中由社区护士开展专业指导,必要情况下寻求医院专业护士的帮助与支持。医院专科护士、患者及社区护士在链式管理当中均有各自的特定角色及职责要求;专科护士作为患者的管理顶层,主要针对患者一般情况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并将其告知社区护士,为社区护士进行必要的培训,从而提升社区护士的专业水平与护理能力;社区护士的主要职责则是监督患者相关护理措施的应用情况,并及时将患者的一般情况反馈给医院护士,便于护士及时根据患者一般情况调整护理方案。社区护士经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方能开展患者的延续护理工作,针对管辖范围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神经病变密切相关。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肢端坏疽,进而需要接受截肢治疗,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均产生显著影响[1]。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约有8.1%的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这一并发症[2]。这不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而言,结合其实际病情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肢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进而降低致残率。然而,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密切相关。若患者血糖水平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糖尿病足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