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广场2024年02月(总第258期)[摘要]当前,在跨文化语境下,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为文化交流双方推导语意、交流文化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对网络新词翻译进行研究、探索翻译方法则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围绕跨文化语境下网络新词的英语翻译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即结合时代背景,恰当选择翻译用语;注重文化交流,突出体现文化内涵;把握新词含义,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关键词]跨文化交流;网络热词翻译;躺平;打工人;酱香拿铁[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6-0031-04跨文化语境下网络新词的英语翻译研究□陈泽裕收稿日期:2024-1-4作者简介:陈泽裕,硕士,北海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1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时代兴盛,衍生出的网络新词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内卷”“躺平”“社死”“打工人”“凡尔赛文学”……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言,同时也为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对于翻译者而言,如何准确而恰当地翻译网络新词,是在促进跨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2网络新词的特点2.1紧贴社会热点网络流行语常与新闻头条或社会热点紧密相关,背后往往体现出网民对当下社会议题的认知和态度。围绕着社会热点的网络流行语成为网友们发泄情绪、释放压力的载体,不仅扩大了事件本身的影响力,还加快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例如“内卷”“996”表明大众呼吁重视劳工合法权益,“PUA”反映了职场或亲密关系中的不对等和霸凌现象。2.2形式凝练简洁网络流行语大多短小精悍,或用词简练,朗朗上口,易于传播。例如“社死”一词,全称“社会性死亡”,多指在公众面前出丑,已经丢脸到无法在社会上继续生存的地步;“爷青回”指“爷的青春回来了”,用于表达与青春久别重逢的喜悦;“普信男(女)”用于嘲讽“普通又自信”的男女。2.3具有娱乐性网络流行语属于社会心态、流行文化和娱乐心理的叠加效果,是一种相对无害的情绪宣泄方式,隐性的社会问题通过流行语来引起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共鸣,流行语将自娱自乐延伸至娱乐大众,能够缓解紧张的社会情绪。例如“打工人”一词通过自嘲的方式调侃繁重工作压力下的年轻人,而“躺平”一词则是当下年轻人在现实压力面前的自嘲与无奈选择。3追溯新词诞生背景,展现时代特点网络新词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不仅要着重体现其表面含义,还应尽量展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