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前沿2024年5月第14卷第14期临床医学·45·通过(审批号:20210101)。纳入标准:(1)通过病理学诊断为肿瘤病症;(2)由于化疗干预或者放疗干预造成重度CTIT;(3)无皮下TPO双通路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障碍;(2)出现综合征病史患者;(3)有活动性细菌感染病症患者;(4)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5)伴随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病症的患者。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皮下TPO双通路治疗。在患者血小板减少首日便开展皮下TPO双通路干预,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49,规格:7500U/mL),按照每日30μg/kg的剂量进行治疗,1次/d。在用药过程中,每隔3日检查血常规情况,当血小板计数超过100×109/L时不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0021,规格:2.5mg(按C25H22N4O5计)]口服治疗,2.5mg/次,1次/d。后续对患者自身的血小板计数进行统计,保障血小板计数满足治疗标准指数100×109/L,每日剂量最大值不超过7.5mg,持续干预1个月。1.3观察指标(1)血小板计数:治疗后第3、6、12天,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测定。并且记录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2)血清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日分别统计患者血清指标的情况,指导患者保持空腹状态下进行外周静脉血抽取,剂量是3mL,以肿瘤治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thrombocytopenia,CTIT)是抗肿瘤药物引发的机体不良反应之一。CTIT的发生机制主要为药物阻碍机体骨髓造血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血小板数量急剧降低,从而造成患者出血。CTIT患者常表现为口腔出血或鼻腔出血常见,部分患者甚至伴随消化道出血以及心血管出血问题,直接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皮下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双通路治疗是重度CTIT患者治疗中的常用方法,其不仅可以控制机体血小板减少,还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症状,短期效果较好,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2]。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属于新型促血小板生成剂,也是血小板生成素激动剂[3]。本研究将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和皮下TPO双通路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旨在探讨口服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联合皮下TPO双通路在重度CTIT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全面提升重度CTIT患者的血小板合成效率,保护患者免疫功能,保障临床治疗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CTIT患者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