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24年4月(总第263期)英语广场[摘要]机器翻译发展迅速,大大提高了译者的工作效率,在科技翻译领域表现尤为亮眼。但是,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机器翻译输出的译文依然存在各种错误,机器翻译取代人工翻译还不现实。译后编辑成为改进机器翻译译文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翻译转换理论,并借助机器翻译平台,通过示例和验证,从阶层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对科技文本的机器翻译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译文编辑策略。[关键词]机器翻译;科技文本;转换策略;译后编辑[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11-0015-04科技文本的机器翻译错误及译后编辑策略——以卡特福德转换理论为指导□陈苗刘正喜作者简介:陈苗,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正喜,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教师发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技术及翻译技术。收稿日期:2023-9-20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科技文本的翻译工作变得日益重要。在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语言技术的推动下,机器翻译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科技文本翻译领域的重要工具。机器翻译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卡特福德转换理论的引入为译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机器翻译中的问题。该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关注信息的传递和保持,以及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转化。译者通过将卡特福德转换理论引入科技文本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实践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文本间的转换关系,寻找改进翻译的关键节点,并针对性地进行编辑,以提高科技文本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本文探究科技文本的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卡特福德转换理论提出相应的转换策略,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卡特福德转换理论在科技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效果,并与机器翻译进行对比,从而深入了解其在提升机器翻译质量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1翻译转换理论翻译的过程就是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要充分了解源语和目的语这两种语言的基本句式结构,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并进行有效转换。如何才能实现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成功转换呢?针对这一问题,卡特福德(Catford,1965)提出了翻译转换(translationshifts)理论,包括阶层转换(levelshifts)和范畴转换(categoryshifts)等。该理论适用于译后编辑实践,可以大大增强译者的译后编辑能力。2机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