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教育观察聚焦·整合·对照:单元概念的校本化提炼策略一房爱翠一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笔者通过分析小学美术多个版本教材发现,其内容大多指向知识、技能。依据林恩·埃里克森对知识结构的划分,教材更多指向事实和主题。概念是以共同属性框定一组实例的心智建构。事实和主题无法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由此,为了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需要找到单元概念,并据此展开设计与实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课程标准分解“三析法”、教材分析“模块化”、学习资源解析“思维化”等提炼单元概念的策略。一、课程标准分解“三析法”,聚焦形成单元概念学段概念是学生在某学段学习结束后理解的核心观念。概念具有不同层次,包括宏观概念、微观概念。义务教育美术学科第二学段包含三个学年学段相关的学业质量描述对应能针对1~2件生活日用品的设计提出改进的想法,并能进行装饰和美化。能从舒适、美观、便利的角度发现日常生活用品存在的不足,并用手绘草图的形式提出改进建议。能对学校、社区等公共空间的环境进行调研,绘制作三品(如手绘草图、制作模型等),或撰写200~300字的调研报告。能为学校的不同活动设计2~3件作品。六个学期。由此,学段概念是宏观的,难以直接应用到单元中。教师要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整合零散的事实和主题,提炼形成微观层面的单元概念。笔者以第二学段“设计·应用”实践活动为例说明。1.析学段目标,细化形成学期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为班级、学校的活动设计物品,体会设计能改善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笔者通过“四步法”分解目标中的关键词。以“了解”为例。第一步:什么是了解?笔者对照理解的六侧面将“了解”相当于“解释”,即学生能从舒适、美观和便利的角度指出设计的优缺点就认为了解了。第二步:了解什么?联系上下文,可知了解的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则。表1对“了解到什么程度”的分解对应理解的侧面低于第一个侧能根据个人喜好说明手提袋设计的问面一解释题,并提出自已的改进想法。相当于第一个侧能从舒适、美观和便利的角度指出手面一解释提袋设计的优缺点。能从“实用与美观的关系”的角度,相当于第二个侧条理清晰地解释设计的优缺点,并提面一阐明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具体描述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