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6期谈文化[作者简介]杨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交叉视角与史学范式下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反思与展望◎杨爽[摘要]中国社会文化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将社会和文化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如今已成为一个日趋成熟的史学研究领域。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新文化史的影响,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出现非学科、碎片化、片面价值观等问题。因此,需要将社会文化交叉视角作为一种新的史学范式,对中国社会文化史进行深入研究,推动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多元化发展。[关键词]交叉视角史学范式中国社会文化史中国社会文化史自兴起到现在,国内关于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已经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学者始终围绕社会文化史的理论内容进行研究,但也随之出现一些问题,如碎片化、理论与内容相差较大等。在此基础上,需要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不能仅仅使用单一视角,而是需要运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视角进行研究,将其作为新的史学研究范式,扩展研究领域,实现中国社会文化史的创新发展。一、中国“社会文化史”反思的重要性(一)厘清社会文化史的兴起和发展文化史主要研究社会的精神领域,社会史主要研究社会生活领域,二者成为新时期历史学复兴的两翼。随着史学研究的持续发展,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如文化史研究往往只注意精神层面,而忽视大众观念及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社会史研究又多注重社会结构和具体社会问题的描述而或显空泛,或显细碎,缺乏对人这一社会主体的关注及与观念领域的联系[1]。所以,一些学者开始思考文化史与社会史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可能,从而出现了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能有效明确社会文化史的兴起路径和发展方向,从而加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中国社会文化史兴起,国内研究学者采用交叉学科视角进行研究,但是存在研究数量少、缺乏专题性论著等问题。因此,通过反思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使其贴近时代和社会生活。(二)寻求研究突破和创新中国虽然有着比西方更为悠久的历史,但社会文化史研究却晚于西方,至今并没有形成自觉地把微观研究作为新的理论研究方式。这就是说,对于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