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张遵伦(鱼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济宁272300)摘要:目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该病属于呼吸道疾病,具有危害性较强的特征,往往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不仅引起大量雏鸡死亡,也导致成年鸡的产蛋量逐渐减少,从而对养殖效益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为研究重点,针对该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禽业的管理及防治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诊断;综合防治作者简介:张遵伦(1977—),男,汉族,山东鱼台人,大专学历,畜牧师,研究方向:流行性疾病的防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鸡养殖与农村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养殖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发生鸡支气管炎,该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病鸡的血液、肝脏、肾脏、脾脏、法氏囊等组织内也可存活大量病毒。表现为频繁咳嗽、呼吸不畅、呼吸道黏膜肿胀等,导致鸡群的整体健康受到影响。本文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诊断与防治的相关问题,以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一定参考。1流行特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一,呼吸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呈多样化,比较明显的是咳嗽、打喷嚏,日常休息、饮食的过程中还会气喘、流鼻涕[1]。其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影响鸡群健康生长的一大疾病,患病鸡场中病例数多于其他类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患病鸡呼吸道症状不会引起严重的异常反应,可能存在食欲较差的情况,每日的饮水量比平时多,急性下痢,白色水样便。其三,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目前的养殖场比较普遍,当鸡群成长至20日龄至80日龄后,有更大可能性出现该疾病,最开始发病的过程中,鸡群的精神状态很差,不愿饮食,饮水量大大降低。2实验室诊断首先,电镜观察。无菌采集患病鸡病变较为明显的肝脏、肾脏、脾脏、肺脏等组织病料,按照要求做好研磨工作,融入5倍的无菌生理盐水,加入青霉素与链霉素,使其最终浓度为2000IU/mL,冰箱温度设置为4℃,将其放置12h后取出,进行3500r/min的离心操作,持续工作10min,取上清液,离心操作为10000r/min,时间为30min,完成纯化后,将上清液存储于玻璃器皿中[2]。随后开始磷钨酸负染色液染色,提取适量病毒悬液,置于电镜下,用肉眼进行观察,若发现纤突与囊膜,可诊断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