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8下半月·数学一、课前思考(一)课标指导,大观念统整。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部分要求第三学段“探索数运算的一致性”,在课程内容部分谈及“数的运算重点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可见,大观念统整要求我们:运算教学,应该有更高的一致性要求,一致性是通过计数单位实现的。为了提高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促进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构建,我们在计数单位这个大观念下努力沟通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前后关联,发现运算的一致性,同时通过运算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二)前后关联,结构化学习。运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是贯穿始终的。在小学阶段,数的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在学习“小数乘整数”之前,学生是有一定的乘法运算经验的,教师只需在计数单位这个大观念下做学生的经验激活者与活动整合者,帮助学生先理解算理,再学会算法。二、教学片段分析(一)多角度分析,回归计数单位观念,明算理。师:0.3×4等于多少?生1:0.3+0.3+0.3+0.3=1.2。师:你把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联系了起来。老师这里还有几份作品(如图1),你为哪份作品点赞?或者说,你针对哪份作品提问题?这些方法形式不同,但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图1生2:“元角分”的方法很好,进率和整数、小数一样,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生3:3个0.1乘4,就是12个0.1,就是1.2。生4:利用图形,将乘法转换成加法,一目了然。师:画图是我们解决计算问题时常用的方法。生5:两类图其实差不多,都用图解释了4个0.3其实就是12个0.1,也就是1.2,意义一样。生6:我发现乘数的计数单位和积的计数单位一样!师:你们不仅得到了结果,还发现了乘数和积的计数单位一致。生7:我发现都可以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解决。师:大家能否找到其中的三四十二?……师:无论哪种方法,最后都可以转化成整数的计算,都在利用三四十二这句乘法口诀,都在计算有多少个计数单位。算理是运算的逻辑起点和依据。课堂上,教师在与学生交流预学单中学生所编题目后,选择0.3×4这道题,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经验写、画、算,旨在暴露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明白算理。学生以已有经验为支撑,对新知进行转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份作品,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建立通过计算计数单位个数来解决小数乘整数问题的观念。这个过程中,学生从直观走向抽象,从计量单位的转换走向计数单位的转换,夯实了之前建立的计数单位的观念,建构了一个“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