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业ModernPropertyManagement–109–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加速,建筑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抓住建筑行业发展机遇,正视并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建设成本的控制,这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取。成本控制模式多样,其中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模式备受关注。通过建立工程造价动态化成本指标,构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模型,达到工程成本优化控制的目的。从其初期应用来看,成本绩效指数大于1,工程实际造价成本费用远低于预算成本,取得了理想的管控效果。因此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思路及落地举措的探讨具有积极意义。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概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模式是新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涵盖内容较多。在关注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外,还要关注利润、税金等其他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对应设备、设施、人工、材料等费用。间接费用则是建设工程中所关联的管理费、维修费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突出管理的专业性,要求管理切合建筑工程实际[1],以减少投资成本为根本目标。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接收政策信息,以动态管控提升建筑工程综合效益。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工程造价成本伴随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施工条件的变化而有明显的波动。动态管理就是基于动态管理思维,对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进行密切关注与监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造价管理方案,以做到对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的科学、精准、全面把控。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意义2.1带来资源的优化配置鉴于建筑工程规模普遍较大,牵扯要素多,因此工程造价管理较为复杂。推行动态造价管理模式强调关注建筑工程各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造价管理,以实现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控制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推动各项施工有序展开,从而使得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2]。动态造价管控真正将成本管理融入不同环节中,也真正做到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造价管控方案。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全方位造价分析的有力举措。2.2优化建筑工程建设指标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经济性指标、工程品质指标、建筑工程进度指标与成本控制指标密切关联。推行动态造价管理模式强调各目标的深度关联,强调各环节的有效配合,带来各阶段的高效施工和工程造价的完整统筹,可以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增强工程安全性,缩短工程周期。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姿态达成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总目标,推动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