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JIANGXI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文献综述●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内外治法研究★张允申刘海红方勇龚旭初(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0)[摘要]检索近年来浆细胞乳腺炎中医内外治法的相关文献,对其病因病机、内外治法进行分析,发现浆细胞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棘手,独取一法一药难能取效。中医内治法在治疗该病中不仅要遵循审因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的原则,更要注意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未溃偏重内治,已溃偏重外治,药物外治、手术外治以及其他外治方法均应根据临证具体情况灵活变化、有序选择、综合运用。[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内治法;外治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志码:A浆细胞性乳腺炎是非哺乳期发生的以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性疾病[1],病情极其复杂,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而最终发展为慢性迁延性疾病,常可导致乳房外形受损,近些年来该病发生率不断提高[2],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外科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复发,需要反复多次手术甚至严重破坏乳房外形,常令患者难以接受[3]。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乳房外形改变小、瘢痕少、疗程短、复发率低等优势[4]。本文现将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病因病机、内外治法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内治法1.1审证求因论治1.1.1疏肝清热法1985年上海龙华医院顾伯华教授发现浆细胞性乳腺炎脓液中混有脂质样物质,将本病首次命名其为“粉刺性乳痈”。他认为先天乳头凹陷是该病的主要诱因,情志内伤,抑郁不畅,肝郁气滞、营血不从,使得气血瘀滞,结而成块,郁久化火,肿块蒸酿肉腐而成脓,溃后不愈成瘘;抑或气郁化火,火毒炽盛,迫血妄行,可致乳头溢液,主张以疏肝清热为治疗大法,常用柴胡、当归、赤芍、丹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药物[5]。笔者采用疏肝解毒汤对50例肝经郁热证粉刺性乳痈患者进行治疗,该方以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化痰散瘀消肿立法,用药从整体出发,契合肝经郁热病机,诸药配伍使得热毒之邪得以化解、木郁得以条达,进而达到瘀化、结散、肿消目的,研究证实应用该方能够较好地减轻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缓解肿痛症状,促进肿块消散[6]。1.1.2温阳散结法楼丽华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多有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运行不畅,脾失健运,中虚胃寒,气滞血瘀寒痰交阻成块;该类患者病程绵长、输乳管有白色脂质样豆腐渣样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