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2期总第100期疾病防控63规模猪场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王立水(邹平市台子镇畜牧兽医站,山东滨州256213)摘要:规模猪场的生猪养殖易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密度、环境、应激、引种等,极易导致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猪链球菌病由多种链球菌引发,疾病类型相对较多,生猪患病后会表现出败血症、脑膜炎等症状,不利于生猪正常生长。此外,该类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养殖人员需充分重视疾病防控工作。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规模猪场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控。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猪链球菌病;防控措施作者简介:王立水(1983—),男,汉族,山东邹平人,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1猪链球菌病预防现状现阶段,各类灭活疫苗、活菌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已逐步被运用到实际防控中。但在具体疫苗应用与管控方面,不同种类的疫苗会受到不同类型的制约,在疾病防控效果上存在差异。灭活疫苗虽然在研制周期与制作周期上耗时较少,具有时间短的优势,且对存储环境要求相对较低,能适应长途运输。但其免疫效果较差,生猪在接种这一疫苗后无法在体内形成完善的免疫机制。因此,需要接受多次疫苗接种,进而提高疾病防控效果[1]。2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2.1败血性临床症状生猪感染败血性猪链球菌病后没有任何外在表现便会逐步死亡。部分生猪患病速度较慢,表现出采食量、活动量降低且精神萎靡等状态。患病生猪还伴有呼吸困难,持续性高烧等问题,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患病猪会逐渐死亡。生猪在感染败血性猪链球菌病后,身体各部位会出现渗血,皮肤会产生较多的紫红色斑点。此外,患败血性疾病的生猪死亡率较高,通常情况下会在1d内死亡。2.2脑膜炎性疾病猪脑膜炎性链球菌病一般会感染哺乳期及断奶期仔猪。仔猪患病后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此时仔猪会因身体不适产生磨牙、持续转圈或失去行动能力等外在表现。因此,养殖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仔猪出现异常行为,则可以初步判断其存在患病情况。此外,病猪会表现出卧地不起,如果情况较为严重还会出现痉挛甚至死亡等情况。解剖病死猪可以发现,病猪脑膜出血、溢血等病变较为严重,脑膜下积液增多,其他病变和败血型病猪较相似。2.3淋巴结脓肿型仔猪进入断奶期后,会因各类问题产生免疫力下降,此时更容易受到猪链球菌病的影响。断奶期仔猪患病后会出现淋巴结脓肿型问题,其整体发病率较低。在病原体方面,病猪淋巴结部位出现病变。从外观上可以发现,患病生猪淋巴结部位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