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108-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年第34卷第12期(总第560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健康中国2019—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1]。基于此,将“健康中国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发展”是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实现这些要求都离不开“全民健康”。为此,在健康中国视域下,探索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路径,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助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当前,有关乡村振兴的研究非常丰富,已经形成了诸多较为成熟的观点。尹长丰[3]指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谢沙[4]肯定了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张书慧等[5]提出了农村“人+产业+文化”的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模式。此外,张犁明[6]认为中医药文化事业与“三农”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医疗、健康、养生、经济、旅游等资源。孟长海等[7]则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具有经济、文化、产业、医疗、保健等基本职能,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效而活跃的因素。为此,本研究基于健康中国战略,通过深入R市Y村访谈调研,分析该地区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作用价值等,探索现存问题并剖析原因,从而引发相关思考,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中医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经验或建议。1Y村基础概况Y村位于江西省R市Y乡的一个革命旧址群西侧,距R市中心约3km。现在Y村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一片荒地,后为保护“一苏大”旧址而在1981年将生活在遗址群内的村民整体迁移至现今的Y村,乡村配套的医疗机构薄弱,发展滞后,村中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另外还凭借较为丰富的红色资源发展了红色旅游业,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的发展。2020年以前,村中绝大部分的青壮年选择到城市务工补贴家用,留在村里的多为照顾孙辈的老人和务农人员,除了缺少劳动力和生产动力,还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是典型的贫困村。脱贫攻坚胜利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