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与人类2023年第5期渊总第132期冤乳品与人类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般规律性,班尼特法则指出,随着收入提高,以谷物等低价值食物为主的消费减少,而以肉、蛋、奶、水果等高价值食物为主的消费增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80kg减少至137kg,下降了51%,人均动物性食物(猪牛羊肉、禽肉、水产品、蛋类、奶类)消费量由19kg增加至75kg,增加了295%。居民食物需求已不仅是解决温饱,而是更加追求多元化和营养美味。与之相适应,中国食物供给侧的指导思想也从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转变为大食物观。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1]。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现有研究围绕大食物观的理念与内涵开展广泛讨论。从20世纪末起就不断有研究指出,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的范畴需要由传统的粮食安全向广义的粮食安全转变[3-5]。从概念定义上看,践行大食物观袁构建营养导向型食物供给体系全世文1,2袁张慧云2渊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袁北京100732曰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袁北京102488冤摘要院大食物观体现了党中央粮食安全观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历史性演进袁拓展了传统粮食安全观中的野粮食冶外延袁推动了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袁从强调数量安全到强调数量尧质量尧营养并重遥目前袁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已基本完成袁但食源性营养健康问题却较为突出袁表现为膳食多样性不足尧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尧营养过剩和慢性疾病高发遥传统粮食安全观强调数量安全而忽视营养安全袁是现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遥为解决现存问题袁建议通过健康膳食教育引导居民形成营养导向型食物消费习惯袁调整传统粮食以安全观为导向的食物供给体系袁重点推进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尧食品加工遥关键词院大食物观曰营养导向曰食物供给体系曰粮食安全收稿日期院2023-10-09基金项目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创计划渊2023-KY-76冤院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收敛性研究曰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渊2023NFSB09冤院大食物观下的食物供给能力研究遥作者简介院全世文渊1987-冤袁男袁博士袁副研究员袁研究方向为食物经济管理尧农业政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