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3期2012年6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of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ransportationScience&Engineering)Vol.36No.3June2012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钢箱长度参数研究*丁威何雄君(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武汉430063)摘要:以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318国道长桥大桥为工程实例,针对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构造、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的连接方式等特点,利用大型桥梁设计软件对实桥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重点探讨钢箱长度参数变化下恒载与活载的力学特征,得到钢箱长度参数与反弯点位置关系的有关结论.关键词: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钢箱长度;参数设计;力学特征中图法分类号:U448.21DOI:10.3963/j.issn.2095-3844.2012.03.027收稿日期:2012-02-12丁威(1988-):男,硕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与安全评估*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2010H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178361)资助0引言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是借鉴钢-混凝土叠合梁桥技术发展起来的,使之成为更加适宜平原区通航河道推广应用的新型桥梁结构.它将承受正弯矩部分采用钢结构,而承受负弯矩部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充分发挥2种材料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特点,最大限度地追求高性能、低造价[1],形成强度高、刚度大、动力性能好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少自重,降低造价,节约模板并减少支模工序从而缩短施工周期.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结构的功能要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在桥梁结构领域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2].关于钢箱长度的选择,确定钢箱与混凝土箱梁相结合的位置是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钢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相互结合,易引起界面滑移、竖向掀起[3],故在结构设计中要求能比较流畅地传递各种荷载产生的内力及变形.另外结合部位置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耐久性,在外形上也要求钢箱梁和混凝土箱梁的过渡比较柔和一致.本文以浙江318国道长桥大桥———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为例,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不同的钢箱长度参数的模型,计算分析了恒载与活载下的关键截面随钢箱长度参数变化的力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