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蓝皮书(简版)2019年2©2019.10iResearchInc.www.iresearch.com.cn摘要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13SMS2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立了一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在华生活的外籍学生提供母语教育,现代国际学校由此诞生。国际学校发展至今,其主要招生对象已从外籍子女变成了国内学生,家长视其为出国留学跳板,认为高中开始让孩子就读是最佳时间段。目前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国际班、民办国际学校并存于市场,其中民办国际学校是最主要形态。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全国共有国际学校1309所,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人数392人,总计在校生51.3万人(仅占全国K-12阶段总在校生人数的0.23%),平均每生每学年就读学费(仅包括纯学费,不含住宿、餐食、制服、交通等学杂费)为10.8万元,由此可估算出2018年中国国际学校的市场规模至少已达到554亿元。艾瑞合理推测未来3年全国国际学校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9%,至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97亿元。国际学校专任教师资源充足,平均生师比为5.9:1,可支持20-30人小班化教学;课程种类繁多,A-Level、IB、AP是其中三大主流课程。3国际学校的发展背景1国际学校的运行要素2国际学校行业发展现状3国际学校、家长及学生画像4附录中国国际学校名录54©2019.10iResearchInc.www.iresearch.com.cn国际学校的诞生最早招收外籍子女,目前主要招生国内学生,提供国际教育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事业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大使馆、领事馆及外国人入驻中国,其子女随居在中国,需要在中国接受教育。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建立了第一批国际学校,为且仅为在华生活的外籍学生提供母语教育,这是国际学校最早的形态。发展到今天,中国国际学校的主要招生对象已经从外籍子女变成了国内学生。一般中国学生接受校内教育的路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在国内就近入学,高中阶段向县市聚集,高等教育阶段向市区、外市或外省扩散,此路径下学生接受的是中国本土的教育,学习的是教育部规划下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课程。随着出国留学风潮兴起,一批学生率先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学生纷纷跟随,出国留学人数从1978年的860人逐步壮大到2018年的66.2万人,与此同时,留学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深化,一批家长希望孩子不必从小远赴异国他乡,而是在国内享受先进的国际教育,由此带动了“国际学校”——一种新型学校形态的发生与发展。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