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剧中主人公明代正德皇帝微服游江南访贤,行至梅龙镇一酒家,见卖酒的村姑李凤姐活泼美貌,乃借喝酒为名,显示阔绰,始以言语挑逗,继而出口欺诈。凤姐淳朴机智,巧于应对。最后,正德亮出龙袍,读懂玉玺。凤姐不禁惶然,终答应做其偏妃。《梅龙镇》是一出妙趣横生的传统戏,又名《游龙戏凤》。明朝后期的正德王,是以荒淫无道、不务正业著称的皇帝。他不安于三宫六院、嫔妃成群的宫廷生活,在外收罗各类他感兴趣的女子,不管对方是何身份、已婚未婚;尤其喜欢异族女子,前后有20多位色目女子供他歌舞玩乐。传说梅龙镇是这位风流皇帝的艳遇地之一。他15岁登基,31岁就病亡了,所以,他与李凤姐相识时,年龄比对方小得多,男子称对象为“姐”,对方应当是年长已婚女性。在这出戏中,最难把握的是面对正德皇帝死缠硬磨的调情时女角回应的分寸,以及正德亮明身份之后大喜过望、期待封宫的迫切心情。《梅龙镇》这一折戏,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很多剧种都有上演,有的叫《游龙戏凤》,有的叫《李凤姐》,而川剧叫作《梅龙镇》。谈川剧折子戏《梅龙镇》李凤姐的角色塑造〔摘要〕川剧折子戏《梅龙镇》为川剧传统经典剧目之一,是一出唱做兼重的戏,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川剧舞台艺术的实践经验,以川剧折子戏《梅龙镇》中李凤姐的人物塑造为对象,探讨该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要素经验以及心得体会。〔关键词〕川剧;《梅龙镇》;李凤姐;人物塑造文/陈咏梅|音乐世界|YINYUESHIJIE62一《梅龙镇》是川剧胡琴戏,也是唱做兼重相结合最为严谨的折子戏之一。这一折戏的唱做表演等形式已经相对固定,剧目短小精干,生角旦角以唱做见长。笔者1992年就读四川省川剧学校时,得川剧前辈魏远玲老师传授,演绎了这出经典折子戏。关于这一折戏,前辈老师已经唱得炉火纯青,而对于笔者而言,关键在于揣摩和体会李凤姐这个角色,并使角色演绎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并在李凤姐的角色塑造上充分运用川剧表演技法,展现出川剧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独有的艺术魅力。剧中,李凤姐的人物情绪有递进式的发展过程:高兴(酒店开店门就有生意上门)——暗喜(客人很是英俊)——生气(对被喊酒保的不满)——暗观(英俊客人的身份好像不一般)——惊喜(被封嬉耍宫)。李凤姐这个人物的塑造关键就在这一过程的演绎中。二川剧折子戏《梅龙镇》是笔者的启蒙戏,也是笔者从艺至今的优秀保留剧目。笔者在该剧的演出和传承中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川剧身段表演要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