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五育并举┆学生发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问题与对策陈菲比(龙岩莲东小学,福建龙岩364000)【摘要】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当前的合唱教学还存在过分依赖预设、学生合唱基础薄弱、合唱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需要受到教师的关注,并对症下药。因此,应用文献研究法和教学实践法对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展开思考,结合以上问题提出教学策略,包括理性对待教学预设与生成、针对学生的薄弱基础实施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善用多样教学方法、依托教学过程丰富教学评价主体。【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3-0070-03【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3.022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愈加丰富,教学形式愈加多样。这对于学生发展艺术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近些年的小学音乐课程越来越重视合唱教学,尤其将合唱教学视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方式。所谓合唱教学,是指依据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的合唱技能训练活动。有效的合唱教学可以在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丰富学生的音乐认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涵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基于合唱教学的价值,不少教师着力实施合唱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对症下药。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过分依赖预设,忽视课堂动态生成当前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教师预设过度,往往跟着预设“走”,忽视课堂的生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合唱的机会,习惯于依靠教师学习合唱。这不利于学生建立个性化的理解,尤其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美好情操、审美水平等的发展,影响学生艺术素养发展。例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合唱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但是所提出的问题超出教师的预设范围,对此,教师没有正面解答该问题,而是继续按照原有的预设组织后续教学活动。学生被剥夺提问机会,受到学习打击,不利于其今后积极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二)学生合唱基础薄弱,教师无从应对合唱对于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项陌生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和唱基础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