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对西夏国师鲜卑宝源所撰《鲜卑国师劝世集》(脖膰繕祇并融艕)卷首的版画展开的个案研究。该版画的左右两半叶长期分藏于《鲜卑国师劝世集》的不同版本中,以致图中人物身份的辨识问题聚讼不一。前人对此研究的成果为复原整幅版画提供了可能,并有利于考证鲜卑宝源的真实形象。关键词: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西夏特藏;版画;西夏佛教作者简介:基里尔?米哈伊洛维奇?博格达诺夫(КириллМихайловичБогданов),男,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手稿部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夏学;张芷萱,女,文学博士,河北大学文学院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鲜卑宝源形象考□К.М.博格达诺夫著张芷萱译西夏研究2024.01XixiaResearch研究《鲜卑国师劝世集》卷首版画的想法缘起于已故西夏学家克恰诺夫(Е.И.Кычанов)(1932—2013)教授。记得当年我还在西夏特藏工作时,克恰诺夫曾端详此图,指出:“这幅图值得研究。”他提到的这幅图见于鲜卑宝源俗讲稿《鲜卑国师劝世集》卷首①。我当时听到克恰诺夫所言虽深感震惊,却并未追问他何出此语。而今回忆,认为他当时就是因为那是书籍版画而深感欢喜。克恰诺夫辞世多年后,该图又再次成为我的研究重点。这一次,我打算遵循克恰诺夫生前的嘱咐进行研究。版画(图1)见于俗讲稿《鲜卑国师劝世集》(脖膰繕祇并融艕)卷首(Tang428),其创作时间据尾题可知在1188—1189年之间。《鲜卑国师劝世集》在西夏文献研究史上广为人知。聂历山(Н.А.Нeвский)(1892—1937)开启了此书研究之滥觞,他最早关注到它并作了摘译[1]83。随后,西夏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纷纷投入到对该书的研究中。原书的作者是西夏佛教史上颇负盛名的僧人鲜卑宝源。之所以说他在当时有较高的宗教地位,是因为他将许多藏文、梵文、汉文等经典翻译成了西夏文。邓如萍(RuthDunnell)就曾评价鲜卑宝源是一位抱负不凡的学者[2]51。不仅如此,据克恰诺夫《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西夏文佛教文献目录》,还会发现西夏文《金刚经》一些版本的题记中也都有鲜卑宝源的名字[3]284,286,288。不仅如此,历史上的鲜卑宝源先任法师后升任国师的经历,也反映出他在西夏僧伽体系中的显赫地位[4]603-605。关于鲜卑宝源的形象,据本文研究,即Tang428号版画中的国师。然而长期以来,包括克恰诺夫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只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