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艺术史一曲徐写冰霜操——王蒙山水画中古琴形象的隐喻特质及文化内涵西安音乐学院/刘千华摘要:本文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王蒙作品中古琴形象的解析,探寻古琴在元代文人处作为寄托思想、象征身份的文化符号所具有的隐喻特质和文化内涵,发掘以王蒙作品为代表的元代琴画所涵有的文化价值,探索少数民族统治时期文人的这种艺术产物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文化符号,超越了民族和文化界限、对金元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的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山水画古琴象征文化涵义琴,在中国古人的生活中有重要地位。汉代桓谭《琴道》云:“昔神农氏继毖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还说到“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琴,始终承载着文人大夫修身立德的理想。《礼记·曲礼》中说:“士无故不撤琴瑟”,更是点明了古琴在历代士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除了在各类诗文中有对琴的描写,不少传统名画中更是有古琴的身影。中国画中的古琴形象,是文人精神寄托的象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人物画中的古琴形象比较清晰,精神意象也很明确,如顾恺之的《斫琴图》、宋徽宗的《听琴图》等;而在山水画中出现的古琴形象,它所具有的隐喻特质使其精神内涵更为丰富,也更值得玩味。本文试以元代画家王蒙山水画中的古琴形象为契机,研究画中之琴的隐喻特质及文化内涵。一、隐于山水隐于琴由中国古琴图书馆编撰的《中国古琴名画珍赏》一书,将存世名画中的古琴汇编成册,给我们带来了解古琴的新视角。这本书共收录琴画近五百幅,重点展示一百余幅,元代共17幅(不包括附录),其中如《伯牙鼓琴图》之类有具体情节的共计5幅,剩余12幅全为山水,山水画中以王蒙的作品形式最为集中且具有代表性。古琴形象的王蒙山水画作有10幅之多。除了《中国古琴名画珍赏》收录的4幅:《关山萧寺图》《林麓幽居图》《葛稚川移居图》《丹崖翠壑图》,还有附录中的《太白山图》和《修竹远山图》;另外,《王蒙的绘画世界》等图书中所录《秋山萧寺图》《夏山高隐图》和《溪山高逸图》中也似有古琴形象;《中国历代画论大观》19页以倪瓒、王蒙合作的《松下独坐图》为插图,画中也有古琴形象。这10幅作品除了合作的《松下读书图》,其余9幅都是山重水复的王蒙典型山水风格,古琴形象基本都是作为点景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