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交流·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陶珊珊(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214200)【摘要】在“五育并举”理念的影响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找寻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合理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是“五育”的起点和汇集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充分认识劳动知识内容的作用和意义,在数学教学和劳动教育融合中发挥“树德”“育美”以及“创新”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教学设计中也应该充分认识数学内容与劳动内容之间的联系,将二者的衔接点作为教学的支撑,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提升劳动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劳动内容的学习深化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劳动教育和数学教学融合中可以围绕着“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关键词】劳动教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演变的环境下,运用劳动内容和数学内容对学生开展综合教育已经成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路径,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劳动内容的作用和数学知识内容的联系.劳动教育内容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是保障劳动教育科学落实的重要基础,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针对学生客观发展特点设计劳动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自主实践活动中找寻劳动教育的内涵.《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性表达”的概念,它主要通过符号、算式推理等方式表现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关系,因此数学课程内容与劳动教育内容存在紧密关联,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洞察劳动教育内容和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从二者底层逻辑中找寻联系,从而在数学课堂中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1劳动教育渗透于数学教育的积极作用分析“生产劳动与教育融合发展”一直是党的教育的基本方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切实贯彻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同时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认识现代人本教育理念的意义和内涵,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交互性功能提升互动效果,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知行合一的人才.数学文化主要由劳动实践产生并发展,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应利用深层次引导培养学生洞察数学文化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数学文化学习中找寻劳动教育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劳动教育内容和数学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利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推理等方面认识客观世界,从而在学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