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上)2023·劳育·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邵仙成(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255400)摘要: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渗透劳动教育理念,不仅可以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价值观,还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基于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将劳动教育和班级管理活动融为一体,并通过设计劳动任务、开展劳动交流、布置实践作业,提升班级管理绩效,打造和谐共融、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不断在教育方法上推陈出新,并适当增加劳动频次与劳动强度,使学生在经过实践锻炼以后,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并意识到劳动所创造的重要价值,这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一、设计劳动任务,完善激励机制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生课后活动时间越来越多,但很少有学生将这些空余时间用在劳动上。这就给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而产生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生自律意识与自觉意识较为淡薄,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够深入,以至于缺乏劳动热情与劳动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设计主题劳动任务,强化学生劳动意识,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地设计劳动任务,学生往往只是机械重复一套劳动动作,这就使得完成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激励与奖励机制,并通过口头表扬、荣誉激励、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劳动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事先划分为四个合作小组,分别给各小组布置一项或者多项主题劳动任务,并事先规定好完成时间。如果各小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发放证书、奖状、奖品的形式,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实施奖励。如第一小组劳动任务是摆放桌椅,整理教学工具及教室内的各种物品。第二小组劳动任务是擦黑板、擦桌子、擦玻璃。第三小组劳动任务是清洁地面,清洗清洁工具。第四小组劳动任务是清理教室内与走廊的垃圾。各小组明确劳动主题后,精心组织、合理分工。当各小组成员进入劳动状态后,小组长可以结合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与个人体质,科学分配劳动任务量。第一小组身体比较瘦弱的学生,小组长可以分配一些体能耗费量较小的劳动任务,如整理和摆放教学工具,对教学工具或者物品进行擦拭与清洁处理。身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