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卷第11期Vol.61No.112023年11月November2023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AGRICULTURALEQUIPMENT&VEHICLEENGINEERING0引言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蓝果类型植物的俗称,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功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具有“浆果之王”的称号[1-2]。蓝莓采收环节占整个生产过程总工作量的40%左右,是最耗时、耗力的环节[3]。目前,我国蓝莓仍以人工采收为主,效率低且劳动成本高,严重制约了蓝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蓝莓机械采收的效率是人工的60倍以上,采收成本相比人工采收降低85%以上,因此机械采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4-5]。欧美国家最早研究蓝莓采收技术,目前蓝莓采收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国内蓝莓机械采收研究起步较晚,还未有成熟上市的采收装备。本文通过分析蓝莓机械采收技术的发展现状,探究蓝莓采收技术与装备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后续蓝莓机械采收技术研究提供参考。1蓝莓产业发展概况蓝莓起源于北美洲,目前主要分布于美国、智利、秘鲁以及中国等区域。近年来,全球蓝莓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2016年的132.56khm2增加到2020年的206.67khm2,特别是在中国、秘鲁、波兰等国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蓝莓产业规模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6大核心产区:东北产区、辽东半岛产区、胶东半岛产区、长江中下游产区、云贵产区、华南产区。蓝莓种植模式根据地形可分为平原种植与丘陵山地种植;根据树形、生态特征及果实特点主要分为矮丛蓝莓、半高丛蓝莓以及高丛蓝莓。doi:10.3969/j.issn.1673-3142.2023.11.003蓝莓采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王树城1,卢绪振1,张波1,刘印增1,屈慧星1,杨化伟1,张璇2,孙翔鸿1(1.250010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2.638000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农业技术中心)[摘要]我国蓝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采收方式以人工为主,作业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蓝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蓝莓采收技术与装备对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国内外蓝莓采收装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不同采收机的采收原理、采收方式及存在问题,并对未来蓝莓采收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蓝莓采收机将逐渐向着低成本化、高效化、无损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以满足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需求。[关键词]蓝莓;农业机械;采收;蓝莓产业[中图分类号]S225.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142(2023)11-0012-06引用格式:王树城,卢绪振,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