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2.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并未付诸实施。《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二、洋务运动1.洋务派及其指导思想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2.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第一,兴办近代企业。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后又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清王朝的主力舰队是广东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工艺学堂、翻译学堂和军事学堂。3.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三、戊戌维新运动1.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