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农民问题】农业经济2023/7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毕洪丽纪瑞超摘要:本文以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丹东市、朝阳市等地区的363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研对象,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实证分析了辽宁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关键词:可行能力理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保障;生活满意度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劳动力人口的主力军,他们在城市的就业质量一直备受政府与社会各界关注,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知网查阅的相关文献可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很少有基于某一个理论作为研究框架而开展研究。为此,本文以可行能力理论为框架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与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及其对农民工自身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而为政府制定相关农民工高质量的就业政策提供依据。一、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与变量说明(一)理论框架美国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提出的可行能力理论是就业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他提出,可行能力是将各类工具性自由组合并改变自身生活状况的能力,以实际能做什么及能成为什么来评判[1],五种工具性自由分别为政治自由、经济条件、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社会机会[2]。基于五种工具性自由的本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分析框架:政治自由引申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劳动关系维度;经济条件“有效运用经济资源的机会”引申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工作环境维度;透明性保证“个人需要公平及公开的自由”引申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社会生活保障维度;而防护性保障“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资金、服务与保障”引申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健康保障维度;最后社会机会“享有与选择教育培训等项目的机会”引申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工作发展维度[3]。为此,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基于上述五个维度结合国内外学者就业质量体系构建经验,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衡量的5个一级指标与14个二级指标,且二级指标经过共线性检验后得到9个:工作环境维度中的劳动报酬与工作时间、劳动关系维度中的劳动合同签订状况与加班权益维护、工作发展中的基本能力与专业相关技能、社会保障中的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参与,健康保障维度中的自评健康状况。(二)变量说明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主观评价,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五个等级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