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NO.3(上)-1-高新技术作为地球大气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离层与人类的空间活动、电子通信以及卫星导航与定位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的发展,其低成本和高时间分辨率等优势成为电离层研究的热点[1]。随着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PointPositioning,PPP)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通过非差非组合PPP提取观测值中的STEC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有学者比较了非差非组合PPP和CCL这2种方法提取STEC的精度,结果表明,与CCL相比,非差非组合PPP的提取精度提高67.3%,而且提取结果的稳定性更高[2]。与CCL方法相比,非差非组合PPP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且模型强度更高。随着电离层研究的发展,对电离层的模型化研究也逐渐加深。为了研究电离层变化规律,1998年,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成立了电离层工作组。目前,国内外各分析中心在电离层模型研究中通常采用双频GNSS载波相位或CCL观测值,非差非组合PPP方法并没有应用于各分析中心的电离层模型解算中。针对这种现状,为提高电离层建模的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多系统非差非组合PPP提取STEC,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并将非差非组合PPP与CCL建模结果进行比较。1数学原理本节主要介绍非差非组合PPP与CCL提取STEC并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理论,给出利用STEC建立全球电离层图的基本流程。建立全球电离层图依赖于高精度的STEC提取结果,通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是CCL。这种方法基于双频GF组合表达式,如公式(1)所示[3]。PSTECDCBDCBLSTECNNr,GFsrsP,GFr,GFsr,1sr,2sL�������������'',GF�'.()�������������40281011161222ff(1)式中:Prs,GF、Lrs,GF分别为GF组合伪距和相位观测值;DCBs、DCBr分别为接收机和卫星的DCB,DCB为码硬件延迟偏差;STEC为观测路径上的STEC;Nrs,1、Nrs,2分别为双频包括相位延迟的模糊度参数;εP,GF、εL,GF分别为GF组合伪距和相位观测值噪声;α'为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对应的电离层折射系数;f1、f2为GNSS卫星信号频率。对经周跳探测并剔除粗差的GF组合观测值,其卫星、接收机DCB以及模糊度参数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可认为是常数。因此,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观测值Lrs的表达式如公式(2)所示[3]。Lrs=Lrs,GF-=-α'STEC-(DCBr-DCBs)+εL,GF+ε(2)式中:<>为一段连续观测时段内的平均值;ε为平滑误差。利用IGS发布的DCB产品改正公式(2)中的卫星、接收机DCB后,即可得到基于CCL的S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