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专论法学杂志·2012年第3期作者简介:周珂(1954-),男,汉族,辽宁辽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杉(1982-),女,汉族,湖北荆州人,云南财经大学讲师。高源、傅江湲、王美舒等同志参与本文的资料整理工作。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首都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法制保障研究》的成果。①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研究国民经济绿色核算方法”。之后,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提出争取在未来三五年内建立中国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②2006年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中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当时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的虚拟治理成本也将高达GDP的1.8%。③周珂:《绿色GDP缘何遭地方政府杯葛》,载《法制日报》2006年12月22日。绿色经济在中国的启蒙与复兴周珂欧阳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650221)内容提要:绿色经济的概念为突破可持续发展机制面临的这个瓶颈在理念和方法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和选择,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绿色经济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与和谐。绿色经济的概念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尤其珍贵,有利于克服经济高度商品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深化和危机,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等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尤其重要。在中国经历了举步维艰的绿色经济目前正在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GDP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中国绿色经济启蒙:绿色GDP发展历程和启示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实施计划经济核算体系,19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绿色经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实践方面,2002年中国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增加了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可视为中国绿色经济实践的雏形。2004年春季国家正式提出的绿色GDP考核,①并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这种核算方法下的绿色GDP就是从传统的GDP中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成本,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可概括为“四减一加”,即:减去资源能耗、环境退化、生态破坏、污染治理的成本,加上环境和生态改善带来的效益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尽可能真实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