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医学生考研小肠内的消化重点一胰液分泌的调节1.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双重控制,以体液调节为主。2.神经调节食物刺激→迷走神经传出→腺泡细胞→量少酶多(水分和HCO3-少而酶多)。3.体液调节【真题回顾1】(2006年,B型题)A.血管活性肠肽B.去甲肾上腺素C.胆囊收缩素D.促胃液素E.促胰液素1.主要促使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大量水分和HCO3-的是()2.主要促使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是()【答案】1.E;2.C【解析】已述。重点二胆汁的作用1.促进脂肪消化(乳化剂作用);2.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脂肪分解产物可与胆盐形成水溶性混合微胶粒,后者可穿入静水层到达肠粘膜表面);3.中和胃酸;4.促进胆汁自身分泌(通过肠肝循环及胆盐的利胆作用,后者指返回到肝脏的胆盐有刺激胆汁分泌的作用);5.微胶粒中的胆盐(最主要是卵磷脂)是胆固醇的溶剂,可防止胆固醇析出结石。【真题回顾2】(2011年,X型题)胆汁在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中的作用有()A.酵解蛋白质B.乳化脂肪C.运载脂肪的分解产物D.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答案】BCD【解析】已述。公众号:医学生考研重点三小肠的运动形式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特有):发生于被食糜充盈的小肠段的消化期,小肠分节段进行交替性收缩和舒张。生理意义:(1)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2)增加食糜与小肠接触,不断挤压肠壁促进血液、淋巴回流,有助于吸收。(3)分节运动本身对食糜推动作用很小,但由于频率梯度存在(上部高于下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蠕动:发生于任何部位的小肠的消化期,特点:慢。蠕动冲:发生于梗阻或感染的小肠,特点:快。逆蠕动:发生于回肠末段,与一般蠕动方向相反,防止食糜过早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增加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以便于对食糜进行更充分的消化和吸收。【真题回顾3】(2013年,A型题)胃和小肠具有的运动形式是()A.紧张性收缩B.容受性舒张C.分节运动D.袋装往返运动【答案】A【解析】胃的运动形式为:胃的容受性扩张、紧张性收缩、胃的蠕动;小肠的运动形式已述。胃和小肠的共同运动形式是紧张性收缩和蠕动。本题中没有蠕动的选项,所以答案为A:紧张性收缩。而袋状往返运动大肠的运动形式。其他常考点1.辅脂酶的作用:帮助胰脂肪酶分解三酰甘油。2.胰液含有消化三种营养物质的酶,是最重要的消化液。当胰液缺乏,其他消化液分泌正常,脂肪和蛋白质仍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常引起脂肪泻。3.几种胰液消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