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0期No.10,2009浙�江�社�会�科�学ZHEJIANG�SOCIAL�SCIENCES2009年10月Oct.,2009合宪性解释的两个面向*���答蔡琳博士��张�翔��内容提要�合宪性解释存在两个层面:在违宪审查中的合宪性解释和在普通司法中的合宪性解释。前者是指在违宪审查中,对法律做合宪的解释。而后者则指在普通司法活动中,法官按照宪法的精神去解释法律,使得法律之含义与宪法相一致。考虑到中国没有有效运行的违宪审查制度,笔者在此前的论文中将合宪性解释严格限定于后者。由于概念使用上的不同,导致了蔡琳博士的质疑。对合宪性解释的两个面向的辨析,有助于此问题的深入研讨。关键词�法律的合宪性解释�违宪审查作者张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笔者发表于�中国法学�2008年第三期的�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一文(以下称�两种宪法案件�),试图探讨在中国现实的法秩序下宪法对司法产生影响的可能路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学界的一定关注,时有学人与我商讨争论。而蔡琳博士更是撰专文��*�笔者关于合宪性解释的研究得到了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的司法适用�的支持,项目编号07SFB3009。�����SeeAbaronBarak,TheJudgeinADemocrac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6.���也正因为此,也存在这样一种批评性意见:合宪性解释为避免宣告法律违宪,通常需转换文本的原意,其用意是尊重代表国民意志的国会,实则是扭曲立法者的原意。但是亦有相对观点认为:合宪性解释可以保全法律,维护法秩序的安定。参见吴庚:�宪法的解释与适用�,三民书局2004年版,第591~592页。���台湾司法院大法官会议释字第585号,许宗力大法官部分不同意见书。���如王泽鉴在北航法学院�中国法学大讲坛�名为�基本权利和人格权�的讲座中分析荷花女案时曾言:�既适用宪法上的人格尊严,即使有政治上需要保护的理由,这样还不够。为什么呢?这个太政治,或者说宪法的基础太宽广。��这个判决类推适用了版权法的规定,这样,一方面我们的基础建立在人格尊严或者政治上要去保护这些人的价值的必要之上;但是更重要的,基础也建立在实体法之上。一个法律的类推适用,代表法律继续不断的发展,在实体法上的类推适用,表示对法律的尊重、对法治的尊重,也是法官造法应该有的限界。�王泽鉴:�基本权利和人格权�,北航法学网,访问时间:2008-12-16。���具体关于宪法基本权利�对第三者效力理论�的德国理论争论及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