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经济我国绿色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契机周珂徐岭绿色经济的提出为突破可持续发展机制面临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和选择。绿色经济有利于克服经济高度商品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危机,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等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国家尤其重要,曾经在我国遭遇困境的绿色GDP正在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双重挑战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主席提出“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绿色GDP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上。当月,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绿色GDP核算)研究》项目,为这一巨大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最初的计划是在东北、华北、西北、华南、东南、中南各选一个省作为试点。到2005年初,试点省份最终确定为北京、天津、重庆、河北、辽宁、浙江、安徽、广东、海南、四川。2006年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中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当时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的虚拟治理成本也将高达GDP的1.8%。《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公布后,有不少省份要求退出核算试点。自此,绿色GDP遭遇搁置,不再公布。关于中国绿色GDP的这个遭遇,笔者曾撰文指出其中的各方面原因,关键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在制度上合理设计,但这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如何使这二者有更紧密联系的机制。①至此,我国与美国等一些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一样,也遭遇了环境保护的挫折。原因可概括为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经济全球化。中国传统的经济呈现自给自足的特点,中国古代主流哲学之一的道家哲学特别提倡经济的非商品性,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计划经济也主要是自力更生的封闭式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际市场,经济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刺激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外国资本的进入,中国经济急剧地转向市场化并与全球经济接轨,商品经济的趋利性使科斯定律环境成本外部化效应在我国高度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