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书P1学生用书P11.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2.能准确地区分充分、必要、充要条件.3.理解符号∈、∉、=、⊆、⊇、⊈、⊉、⫋、⫌、∩、∪、∁UA、⇒、⇐、⇔的含义.4.了解命题的有关概念,能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5.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理解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6.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能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值.7.理解符号∧、∨、、∀、∃的含义.学生用书P1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及集合的运算和常用逻辑用语,是每年山东省职教高考考试的必考部分,本章的试题都比较简单,考生得分率较高.每年高考对这部分知识考查的重点基本不变,试题难度、试题数量变化不大.复习时要重视基础,力求基本概念清楚、基本运算熟练,避免解过难、过繁的题目.§1.1集合及其表示方法学生用书P1学生用书P11.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数集.2.理解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学生用书P1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定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如A,B,C…;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作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和.是判断某些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或判断两集合是否相等的依据.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读作“a属于A”;(2)如果b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b不属于A,记作,读作“b不属于A”.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性质描述法.注意:a与a的区别:a表示单个元素a构成的集合,而a是它的一个元素,即a∈a.5.集合的分类:按照集合中元素的多少,分为和;6.常用数集及其记号:(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N=0,1,2,…;(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N*=1,2,3,…;(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Z={…,-3,-2,-1,0,1,2,3,…};(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Q={x=p/q,p∈z,q∈z,q≠0};(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R={x|x∈k}.学生用书P1本节内容是高考的知识点之一,通常判断集合的定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题目以基础题目为主.知识点1集合的定义【例1】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A.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的优秀运动员B.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的美女运动员C.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