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知识梳理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知识梳理】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1.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2.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1)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实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2)实现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3)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消除地区壁垒。(4)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开发的资源环境代价。3.区域协调发展:是内部统筹与区域之间的协作统一(1)区域内部统筹:区域内部各生产要素和利益群体,通过目标和行动间的协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2)区域之间协作:依托资源互补、产业关联和文化相通等,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流动,扩大分工协作,实现共同发展。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各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2.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分工合理化。3.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区域水平的整体提高。4.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考点二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知识梳理】一、流域流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或汇水区,河道干流的流域是由所属各级支流的流域所组成。流域面积的确定,可根据地形图勾出流域分水线,然后求出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流域面积决决定河流的水量,影响径流过程。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河系或水系。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一)尼罗河流域1.流域概况: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自南向北注人地中海,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涉及11个国家。尼罗河有两条主要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终年多雨地区;青尼罗河上游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流经沙漠地区。尼罗河人海处年平均流量约2300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约725亿立方米。尼罗河流域生活着大约1.8亿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525立方米年,属水资源短缺地区。目前85%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但仍有约50%的可耕地未得到灌溉;水电开发率仅为10%。2.尼罗河上游发源地:①白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②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3.青尼罗河汛期出现在8—11月的原因?青尼罗河流经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8—11月是雨季,赤道低压控制该区,降水多。4.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