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专练(2020·7月浙江选考)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1~2题。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A.5点B.6点C.7点D.8点答案1.D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由甲地飞向乙地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来越接近与纬线平行,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到达乙点时达到最小;由乙地飞向丙地时,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大。选D。第2题,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由“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因甲、丙位于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根据丙地日落时间为17点,可知该纬度的日出时间为7点,选C。(北京文综)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3~4题。3.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C.交通需求量大D.人口迁移频繁4.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A.50千米B.200千米C.500千米D.2000千米答案3.C4.B解析第3题,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示区域交通需求量大,故建有多座大桥,方便通行,故C选项正确;跨海建桥,建设成本应较高,故A选项错误;图示区域位于珠江三角洲,水运条件并不缺乏,故B选项错误;大桥两岸人口、货物流动频繁,并不等于人口迁移频繁,故D选项错误。第4题,中国南北长约5500千米,图上距离为30厘米,所以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200千米。故B选项正确。(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答案5.D6.B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带,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错误。第6题,根据左图可知,建筑物北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建筑物所在地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缓和。结合右图可知,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