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3防灾减灾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1.了解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2.了解我国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救助和灾后恢复的主要手段和措施3.掌握面对自然灾害自救、互救的简单常识知识点01防灾减灾手段1,我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制定了“”的工作指导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防灾减灾工作包括灾害监测、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助、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2,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过程进行监测。3,灾害防御: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方面修建、、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开展。4,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调动救援和,尽快,救治,展开援助。5,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和,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过程也能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即学即练1】1.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如图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统计图,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④出行建议乘坐飞机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知识点02自救与互救1,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与。自救与互救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自救与互救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2,常见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台风等灾害是可以较准确预测的。因此,在洪涝、台风多发地区,居民应及时关注及信息,做好灾前准备,这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地震等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但做好灾前准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牢记和附近位置,经常参加活动,树立等。3,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逃生路线进行撤离。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地撤到安全地带。如遭遇泥石流,应向的山坡转移。如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如对别人进行救助,也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