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第一部分第三章课时18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讲课时16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基本概念]大气环流、三圈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基本规律]气压带、分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观察右侧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哪些气压带?2.图中有哪些风带并指明风向。3.图中有哪些环流?4.请根据图片描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0°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90°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单圈环流北半球假设条件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思考:请画出极地地区与赤道地区之间的环流状况,并将极地与赤道地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表述清楚。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暖气流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假设条件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三圈环流思考:若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试着画出大气环流状况。动力因素热力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30°0°赤道上空的气流在流向北极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断偏转,在30°N上空附近偏转为西风,与纬线平行,气流不能北进,在此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辨析热力因素与动力因素热力因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近地面气压低,温度低近地面气压高。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动力因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①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②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暖气流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暖气流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锋全球气压带依据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和气压分布,画出南半球的大气环流和气压分布。归纳总结气压带名称纬度成因气流运动性质赤道低气压带0°热力因素上升湿热副热带高气压带30°动力因素下沉干热副极地低气压带60°动力因素上升湿冷极地高气压带90°热力因素下沉干冷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暖气流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暖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