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绘制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2.结合资料,掌握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因素。3.分析图文材料,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三圈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气压带分布形成A赤道低压带南北纬5°之间空气受热膨胀上升C副热带高压带30°附近高空空气堆积下沉E副极地低压带60°附近近地面气流上升G极地高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除赤道低压带外,其余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1个,关于赤道对称分布,全球共7个气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带②风带(北半球)风带分布风向B东北信风带赤道~30°之间东北风D盛行西风带30°~60°之间西南风F极地东风带60°~90°之间东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各风带风向与北半球不同,全球共6个风带【微点拨】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微点拨】(1)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大约是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幅度和范围。(2)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可以判定季节,反过来也可以根据季节判断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和位置。【即学即练1】下图为不同节气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图示①气压带的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甲节气时,重庆市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秋高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