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建议用时:40分钟】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生版】《第8章平面向量》【8.4向量的应用(1)】【附录】相关考点考点一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若点,,为实数,且,则点的坐标为(),我们称为点P分⃗P1P2所成的比;提示:由结合向量的坐标表示与相等,推导得{x−x1=λ(x2−x)y−y1=λ(y2−y)⇒{x=x1+λx21+λy=y1+λy21+λ1、其中:定比分点坐标公式(λ≠−1)2、点分⃗P2P1所成的比与点分⃗P1P2所成的比是两个不同的比,要注意方向3、点的位置与λ的范围的关系:①当时,⃗P1P与⃗PP2同向共线,这时称点为⃗P1P2的内分点特别地,当时,有⃗P1P=⃗PP2,即点是线段之中点,其坐标为;②当λ<0(λ≠−1)时,⃗P1P与⃗PP2反向共线,这时称点为⃗P1P2的外分点;考点二向量在平面几何中常见的应用,第1页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建议用时:40分钟】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求线段长度或证明线段相等,用向量的模长公式:|a→|=√(a→)2=√x12+y12,例如证明AB=CD,只要证明|AB→|=|CD→|或AB→=CD→.(2)证明直线或线段平行,用向量共线定理:a→//b→⇔a→=λb→⇔x1⋅y2−x2⋅y1=0(3)证明三点共线:要证明A,B,C三点共线,只要证明存在实数λ,使得AB→=λBC→或AB→=λAC→或AC→=λBC→;即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先说明共线,而后说明有一个公共点即可.(4)证明直线或线段垂直,常用向量垂直的条件:a→⊥b→⇔a→⋅b→=0⇔x1⋅x2+y1⋅y2=0.例如证明AB⊥CD,只要证明AB→⋅CD→=0.(5)求夹角问题,利用夹角公式:;考点三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1)向量与力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它们可以有共同的作用点,也可以没有,但是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所以用向量解决力的问题,通常要把向量平移到同一作用点上.(2)向量与速度,加速度及位移速度,加速度及位移的合成与分解,实质上就是向量的加减法运算,而运动的叠加也用到向量的合成.(3)向量与功,动量力做的功是力在物体前进的方向上的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实质是表示力和第2页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建议用时:40分钟】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位移的两个向量的数量积,W=F⋅S=|F|...